当前位置: 首页 > 产品大全 > 老骥伏枥,志在千里 坚韧精神的时代回响

老骥伏枥,志在千里 坚韧精神的时代回响

老骥伏枥,志在千里 坚韧精神的时代回响

“老骥伏枥,志在千里”出自曹操的《龟虽寿》,以伏于马槽的老马自喻,抒发虽年迈却仍怀远大抱负的豪情。这句诗不仅描绘了生命的坚韧,更揭示了志向不随岁月消逝的永恒价值。

在历史长河中,无数人物以行动诠释这一精神。汉朝名将马援年过六旬仍请缨出征,高呼“男儿要当死于边野,以马革裹尸还葬耳”;现代科学家屠呦呦年近八旬荣获诺贝尔奖,以青蒿素拯救万千生命。他们如伏枥之骥,用实践证明:年龄从不是追逐理想的壁垒,内心的火焰可跨越时空限制。

伏枥,非消极蛰伏,而是积蓄力量的智慧。老马虽暂歇槽枥,目光却遥望千里征途。这种“伏”是审时度势的沉淀,如越王勾践卧薪尝胆、诗人陆游“僵卧孤村不自哀,尚思为国戍轮台”。在快节奏的今日,我们更需学会在沉淀中磨砺心志,于静默里酝酿突破。

志在千里,是穿透平庸的光束。曹操写下此句时已届暮年,却依然心怀统一山河的宏愿。这种志向超越了个人得失,与时代使命相融。正如“杂交水稻之父”袁隆平,九十高龄仍奔波田间,为实现“禾下乘凉梦”不懈奋斗。真正的志向,能让人在局限中开辟无限可能。

当今社会,面对年龄焦虑与内卷压力,“老骥伏枥”的精神尤显珍贵。它提醒我们:生命的价值不在于生理年轻,而在于精神是否常青。无论是青年探索未知,还是长者传承经验,每个人都可成为“志在千里”的伏枥者——在各自领域深耕不辍,以积累成就飞跃。

正如伏枥之骥终将驰骋旷野,怀志之人必能在时代画卷上留下印记。这句古训穿越千年,依然激荡人心:只要志向不息,即便暂处低谷,也能迎来属于你的千里之行。

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://www.pstgw.com/product/410.html

更新时间:2025-11-01 11:39:09

产品列表

PRODUCT